院来如此 | 探秘教育学院(师范学院)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师范学院)2001年7月由广州师范学院、广州教育学院(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原广州大学、华南建设学院等单位教育学系、所、中心合并成立,学院历史可追溯至1930年代私立广州大学教育系。
学院现有教职工118人,其中专任教师92人,教授30人,副教授39人,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61人。学院有完整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设有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教育专业学位博士点、教育学和心理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教育和应用心理两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在校研究生657人;招收小学教育、应用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5个专业本科生,在校本科学生1382人。
学院拥有广东高校省级重点平台1个、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创新团队1个、广州市协同创新平台1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0门,设置心理与脑科学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粤港澳大湾区社会发展与教育政策研究院等研究机构,以及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培训)中心、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广州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发展中心等社会服务机构。
学院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基础,以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为核心,以高水平学术团队建设为抓手,为广州和大湾区培养优质师资,开展高水平学术研究和区域教育政策咨询,致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教育枢纽、岭南特色师资培养和学术服务基地。
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一、专业定位
广州大学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面向广东省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家国情怀深厚,师德师风高尚,教育技术学科知识与能力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出色,信息化教学资源与产品研发能力突出,对快速变化的信息技术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善于灵活利用信息技术探索与创新教学实践,能够胜任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引领与推动学校数字化相关工作,具有持续专业发展意识和能力的创新型教师与高素质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设置卓越应用班和拔尖创新班。
卓越应用班面向广东省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家国情怀深厚,师德师风高尚,教育技术学科知识与能力扎实,视野开阔,创新实践能力强,能够胜任信息技术教育、人工智能教育和教育科技产品研发与应用,引领和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型教师与高素质人才。
拔尖创新班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智慧教育研究人才为目标,具有熟练进行外文学术文献阅读的能力,熟练地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具有扎实的学术研究能力,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广阔的视野、深厚的科研潜质的学术型教育技术拔尖创新人才。
三、培养规格
学制:4年
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基本学制4年,允许在3-7年的弹性学制内完成学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毕业前总学分不少于158学分,且应该满足各类型课程相应的修业要求。
四、专业特色及全国影响力
广州大学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始建于2002年,设有智慧教育创新人才实验班。本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评级为A,全国排名17名(2021年)。
1、聚焦实践创新能力,夯实专业综合技能。以“互联网+教育”为指引,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创新应用为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修养、艺术创意和技术意识。
2、面向智能社会教育发展趋势,培养资源开发与技术创新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技开发能力,具有跨学科的思维和学科融合能力,适应未来发展。
3、支持/服务学生个性发展与成才,创建分类发展平台。设置教师教育类(卓越应用班)课程模块、教育技术创新班(拔尖创新班)课程模块、跨模块课程,进行分类培养,鼓励学生个性发展,适应社会对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以及学生对自身发展的不同定位。
五、课程体系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集中性实践环节、教师教育类课程构成。学科基础课程主要有教育技术学专业导论、心理学概论、教育学概论、教学设计;专业课程主要有教育影视编导与制作、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教育数据挖掘、AIGC与智能教学、在线教育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教育产品界面设计、Python程序设计、网络教育软件设计与开发、创客项目实践、虚拟现实技术、R语言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智慧教育创新人才实验班主要课程有教育技术文献阅读与写作、学习科学与技术、智慧教育研究及进展、教育人工智能项目实践、教育技术研究设计与实践。
专业核心课程:教育技术学概论、教学设计、教育技术研究方法、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影视编导与制作、Python程序设计、网络教育软件设计与开发、创客项目实践、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教育应用。
六、师资及科研平台
教育技术系有拥有在国内外具有学术影响力的优秀师资队伍。设有知识工程与智慧教育研究中心一个,建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虚拟教研室1个,“教育与学习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示范中心1个 ,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示范教师教育实践基地2个,以及多个省市级精品课程、质量工程项目和教学成果。建有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专业实验室、各类学校共享实验室、多个教育实习和专业实践基地,拥有由国家级、省级、市级教学名师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
依托广州大学 “2+5”学科与科研创新平台——“大数据/认知科学与智慧教育交叉创新平台”,关注基于教育大数据与学习分析技术推动智慧教育相关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知识工程与智慧教育研究中心基于知识图谱构建、思维导图应用、教学智能体开发等主题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助力教育教学创新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七、实验室条件
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室始建于1995年,2008年获评为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7年获批广东省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教育与学习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设置智慧教学与学习分析实验室、虚拟仿真与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实验室、STEAM与创客教育实验室、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实验室、教育影视与融媒体实验室、计算机与多媒体应用技术实验室、师范技能训练与信息技术教研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满足不同类型教学实验需要。拥有固定资产800多台(件),仪器设备总值人民币近600多万元,实验室面积达600平方米。
八、职业发展方向
通过培养信息技术(信息科技)课程教学能力、信息化学习资源与平台(如在线课程、微课、教育游戏等)设计与开发能力、教育科技产品(如机器人、教育APP等)开发与应用能力、创客课程及STEAM教育开发能力、信息化教育环境设计、运维与管理的能力、企事业单位培训与绩效管理能力,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毕业生能够胜任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信息科技)教师工作、企事业单位绩效管理者与培训设计师工作、教育科技产品研发与应用工作,能够推动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及为信息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
九、学生近年获奖情况
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显著提升,在各个级别比赛竞赛中屡次获奖,近5年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近50项,学生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就业率高,就业质量高,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好评。考研录取率也于近年再创新高,深造学校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香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
学生部分获奖证书
学生参加专业实践活动
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一、专业背景
广州大学是广州市市属高校中唯一的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培养单位,也是广东省招收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两所重点高校之一。依托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教育学两大优势重点学科, 2017年开始本科招生、2022年开始特殊教育硕士招生,为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单位。目前已为省内外输送100多名特殊教育专业人才,获得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二、专业定位
特殊教育专业立足广东、辐射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国,以广州大学“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秉持“强理论、重实践、强能力、力创新”的原则,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开拓创新、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特殊教育专业人才。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特殊教育专业人才、深化特殊教育学术研究、推进特殊教育专业化发展。遵循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与需要,培养学生兼具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学科知识与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实践活动能力,夯实职业本领;培养学生专业研究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提升职业发展潜力;培养学生特殊教育科学研究与实践的技能,加强服务社会的能力。
四、培养规格
学制:4年
学位:教育学学士学位。
基本学制4年,允许在3-7年的弹性学制内完成学业,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毕业前总学分不少于158学分,且应该满足各类型课程相应的修业要求。
核心课程: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发展心理学、特殊教育学概论、特殊教育史、特殊儿童评估、特殊儿童康复概论、应用行为分析、教育研究方法、融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个别化教育计划、自闭症儿童心理与教育。
五、专业特色及影响力
本专业以“普特通融”为人才培养特色,以“教科研一体化”为专业发展特色,采用“四年一贯导师制”和“3+1+2+16”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强调学生兼具特殊儿童教育及融合教育的知识与技能,注重学生理论基础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强调国际教育视野的养成。专业培养有合理丰富的课程设置,多层次高配置的实验与实践条件,学历高、年轻化、能力强的教师团队,以及多方位的国内与国际交流活动等支持体系。
本专业自建设以来,培养的学生专业认同度高,已经毕业的学生活跃在广东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特殊教育与融合教育的基础教育一线,以及特殊儿童康复教育工作,用自己的努力与成绩打造广大特教的品牌。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广东省、广州市特殊教育政策的制定工作、教育部门组织的社会服务工作,特殊教育基础教育服务工作等,在广东省特殊教育领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根据中国软科2023年度的专业排名,已经进入“B+”等级。
六、人才培养条件
特殊教育专业目前有专任教师7名,实验员1名,其中副教授4人,硕士导师6人。设有“特殊教育研究中心”、“孤独症儿童研究中心”等2个院级研究中心, “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教学团队”、“融合教育教学与研究中心”、“自闭症儿童教学与研究中心”等3个教学团队。教师承担各级各类课题20余项,荣获各类教学奖励与荣誉10余人次,指导学生获多项各类奖项。特殊教育专业还有一支来自基础教育一线经验丰富的外聘教师团队,提供实践教学与指导服务。
特殊教育专业已经建成10余个实习与实践基地,涵盖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融合教育学校(幼儿园)与特殊儿童康复机构等各类学校、机构;建成了多媒体多感官康复训练实验室、言语语言综合康复实验室、特殊儿童综合康复实验室等3个教学科研实验室,占地面积190余平方米,实验仪器与设备总体价值近万元,可以开展特殊儿童康复教育服务与相关科研活动。
七、职业发展方向与专业发展前景
特殊教育是促进特殊人群全面发展、帮助特殊人群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全国特殊教育学校、融合教育普通学校以及各类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机构对特殊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就业前景良好。学生毕业后可到各类特殊教育学校、融合教育学校以及与特殊教育相关的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管理等工作,也可到各类特殊儿童康复与教育机构从事干预、康复与服务工作;还可以在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研究、服务工作;此外,特殊教育领域对高级专业人才有迫切的需求,鼓励学生攻读特殊教育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学位。
特殊教育专业各类实践基地建设
特教专业实验室建设
特教专业学生风采
特教专业参加学术活动
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一、专业概况
广州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所依托的教育学学科可追溯至原私立广州大学于1930年设立的教育学系。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全覆盖的人才培养体系,并于2012年入选广东省一级学科优势重点学科。2002年,教育学专业小学教育开始招生,2015年正式更名为小学教育专业(小学语文方向),分定向和非定向招生,现有在校本科生454人。其中,定向生班每年招60人,主要面向粤东西北招收公费师范生。本专业建设成果突出,已被列为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拥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获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学生在各类竞赛屡创佳绩。2012年教育学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科优势重点学科。2020年小学教育专业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2023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我院教育学科在全国排名第35位,综合实力前30%,居省内排名第二。
二、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新时代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立足珠三角,面向广东省,培养“师德修养良好、教学能力扎实、育人素养全面、发展意识强烈” 的小学教师。本专业主教小学语文,兼教心理健康教育,能胜任1-2 个学科教学工作。毕业五年后成为所在区域的小学骨干教师。对本专业学生毕业五年后的职业发展预期:
·具备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的职业信念、浓厚的教育情怀及良好的个人修养。
·具备宽广的学科视野,系统的专业知识,扎实的教学能力,深厚的学科素养。
·树立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掌握育人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具备综合育人的能力与艺术。
·具备国际视野和前沿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理念和能力,懂得团队沟通与合作,善于反思、批判与创新。
教育学基础的课程教学与研讨现场
第11届广东省师范生技能大赛中
老师与学生合影
三、课程体系
主要课程体系分为四大模块:
1、关于小学教师专业情意方面的课程,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科研方法、课程与教学论、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等;
2、关于小学教师专业知识方面的课程,包括小学生品德教育、小学班级管理、小学各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中外文学史等;
3、关于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方面的课程,包括小学教学技能与训练、声乐、美术、多媒体与课件制作、小学生阅读与写作指导、小学生识字教学等。
4、关于小学教师实践教学方面的课程,已建立“教育见习、教育调查、教育实习、教育研习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知行合一,三级进阶式”实践教学模式,为学生师范技能打下坚实基础。
21级军训汇报表演合影
四、专业特色、在省内外的影响力
建构具有粤港澳大湾区初等教育区域特色的专业。本专业特色主要体现为:
·课程思政筑信念,谈心谈话促成长,定向研学植情怀,“卓越教师论坛”提素养。
·教育专业与学科专业培养深度融合,教学能力与研究能力并重,教育专业实践和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突出。
小教212班开展
千千工程主题团课
小教223班开展
读书分享会活动
小教232、233班开展
特色团日活动
小教212班开展
折纸特色团日活动
小教233班开展校史展览厅参观活动
五、师资力量
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39人,其中外聘教师8人,本系学科专业教师31人。目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为25人,占比80.65%,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比96.78%,40周岁以下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100%。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12人,占比38.71%;副高级职称9人,占比29.03%。专任教师的学缘结构合理,一批教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德国汉堡大学、香港大学等境内外知名高校。随着2017年前后广州大学进入省、市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教育学系小学教育专业作为学校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先后引进一批知名学者和优秀青年博士。知名学者如马凤岐教授、谢翌教授、蔡辰梅教授等。在人才的大力引进下,本专业的师资力量和专业实力得以快速提升。本专业的教师人才梯队合理,拥有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及中青年教学骨干,专任教师的数量、结构能够充分适应本专业的教学和发展需要。
专任教师队伍当中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3人,广东省思想宣传战线“千百十人才”培养对象3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人。广州市羊城学者1人,青年文化英才1人,广州市优秀中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1人,广州市“121”人才第三梯队成员1人。本系教师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成果丰富,在《教育研究》等核心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出版著作、教材40余部。科研成果获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5项,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教育教学成果奖等17项。
全体教师合影
专任教师与广大附小教师
进行教学研讨
六、职业发展方向
毕业生可成为小学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骨干教师、各级教研室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者、教育及相关行政部门公务员、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儿童教育和康复机构、儿童福利及儿童权利保护机构等部门的培训师资和管理人员;同时,为教育学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育输送生源。
本专业本科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主要在广州、深圳、佛山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中小学、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任职。考研率逐年攀升,研究生录取院校包括众多985、211、“双一流”以及境外知名高校,如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
定向就业范围:面向定向计划来源地乡镇(不含县城所在镇街)及乡镇以下农村公办学校(含村小、教学点和幼儿园)定向培养以语文方向为主的小学教师。
七、学生近年获奖情况
本专业学生学业成就显著,获得省级及以上竞赛奖项50余项,其中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国赛和省级、广东省教师技能大赛等领域获得出色成绩。近三年来,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竞赛奖项50余项,其中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国赛二等奖一项,省级特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广东省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优秀奖若干名。
学生参加
第十八届“挑战杯”
学生参加
第十七届“挑战杯”
学生参加
第十六届“挑战杯”
第九届省师范技能大赛中
指导老师与学生合影
第十七届“挑战杯”校赛中指导老师与学生合影
第三届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
我系学生获奖名单
八、学生参加专业实践活动
本专业不仅注重学生丰富的理论知识学习,同时注重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通过研学之旅,结合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师范生技能大赛等,培养学生教育观察、教育探索、教育科研、教育反思、教学技能等综合实践能力。
定向班教育见习合影
定向班赴清远英德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师范技能大赛
定向师范生赴清远阳山参加研学培训
学生参加援藏援疆实习支教活动
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一、专业概况
2000年招收学前教育本科生,2003年招收早期教育方向研究生,2012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可以独立招收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学前教育专业,并以优秀成绩通过省、部级新办专业的各类评估。2012年,获批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方向之一),并获学前教育教育硕士授予权,具有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学前教育社会学两个方向的学术型硕士及专业型硕士。2012年成立了广东省幼儿园园长省级培训基地。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良好师德修养和科学人文素养,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知识,突出的专业技能,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协同能力,富有教育智慧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目标1: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素养。能在教育实践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热爱学前教育事业,从教意愿强。
目标2:具有扎实的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熟悉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具有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儿童发展、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全面深入地掌握幼儿身心发展与学前保教知识,积淀形成深厚的、多元的知识框架。
目标3:具备突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幼儿园各项保教工作或其他相关工作岗位职责。能够灵活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科学的保育和教育;熟悉幼儿成长特点和学习方式,善于把教育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和游戏中,创设适宜的环境,保护与发展幼儿探究、创造的兴趣;科学设计并有效实施与评价各领域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各种综合主题活动、实践探究活动、生成活动,引发幼儿的主动学习。
目标4:了解本学科领域发展前沿,具有反思和学术研究能力。能够熟练进行外文学术文献阅读,熟练地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具有扎实的学术反思与研究能力。
目标5: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具备与幼儿、家长、同事、社会各界进行有效沟通与协作的知识和技能,具有成长为学前教育领域的骨干力量,并具备向研究型教师方向发展的潜力。
三、核心课程
学前儿童卫生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游戏、幼儿园课程、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四、专业师资队伍
1、师资队伍简介
前教育学系现有教师10人,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7人,已形成结构合理并具较好学术影响力的教学与科研梯队,在幼儿教师专业化、幼儿社会性发展、教学互动与幼儿园游戏、幼儿审美教育、幼儿教育政策等研究领域有着较大的社会影响力,致力成为国内知名、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学前教育学科研、教学、应用的专业机构。
2、专业负责人简介
叶平枝教授,学前教育专业学科带头人,学前与特殊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第八届中国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国培专家库成员,学前教育研究杂志编委,广东教育发展中心学前教育委员会主任。教育部教指委教育硕士竞赛学前专家组成员。广东省教育学重点学科主要成员,广州大学黄大年教学团队的主要成员。
五、专业特色
本专业打造“三慧+三通”教育智慧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专业特色。“三慧”是指培养学生的情感智慧、理性智慧和实践智慧。“三通”包括:理论与实践的融通,人文素养与专业素养的融通,学校教育与社会资源的融通。
六、职业发展方向
所培养的学生五年后能够胜任学前教育专业领域的教学、研究及管理工作,成为幼儿园、早教中心等托幼机构的优秀教师、卓越教育工作者;能够胜任教育行政和管理部门、幼儿读物研发及出版部门、幼儿教育和幼儿福利及幼儿权利保护机构等组织的相关专业工作,成为行业中坚。
本专业本科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主要在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佛山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幼儿园、政府机关及教育机构任职。
七、教学资源
1、校内实验室
学前教育专业于2007年成立专门的实验室,现共有使用面积560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共计91台/件,学前教育实验室主要分为实验室和实训室两类,实验室包括幼儿观察室、幼儿模拟活动室和蒙台梭利教育室,主要承担《幼儿行为观察与评价》、《蒙台梭利教育》、《幼儿园环境创设》等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促进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教育实践的结合。实训室包括幼儿音乐教育室、数码钢琴室和钢琴室,主要承担《中外儿童音乐赏析》、《儿歌创编》、《歌唱基础》、《钢琴基础》等课程的教学实训任务,促进师范生教师技能水平的提高。
2、校外实践基地
学前教育专业目前共设有2所广东省省级示范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广东省育才幼儿院二院、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总园),它们也是我系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教师发展学校。校级实践基地4所,院级校外实践基地8所;并于2019年建设了——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本专业围绕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和各级实践教学示范基地建设,打造教育实践“金课”,提高师范生的培养质量。
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一、学制、学位
学制4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包括应用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师范)两个方向。
应用心理学(师范)专业培养熟练掌握心理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在相关领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型人才。
应用心理学专业着重培养心理咨询与治疗、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或其他应用心理学的专业型人才。
参加全国和广东省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获奖
两个方向的本科生实行精准分类培养模式。应用心理学方向设置了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和卓越应用人才实验班;应用心理学(师范)方向设置了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和卓越教师人才实验班。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实行导师制培养模式,为心理学科及其他相关学科输送高质量的研究生生源。卓越应用人才实验班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培养心理咨询和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方面的应用型人才;卓越教师人才实验班依托国家级和省级师范生技能比赛,通过小班研讨课的授课方式,培养和提升师范专业学生教学能力。
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分类培养模式
三、专业特色、在省内外的影响力
广州大学心理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1984年,以中国实验社会心理学奠基人吴江霖先生为带头人,获得我国第一个社会心理学专业硕士点。2010年获得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5年获得应用心理硕士专业硕士点。目前,应用心理学专业是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广东省特色专业、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拥有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实践实习基地及1门广东省精品视频公开课、2个省级教学团队,5部国家规划教材。学科成员34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1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22人。学科成员中有珠江学者1人,具有海外经历者15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名,广东省思想宣传战线“千百十人才”培养对象2名,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名。在人才培养方式方面,该专业尊重学生志趣,进行“分类培养”,让学生有机会学习系统的心理学应用技术并在学校、企事业单位等长时程参与现场实践,重点培养实践应用的能力。
四、职业发展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能胜任各级各类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骨干;各类社会调研、市场调查与管理咨询机构从业者;公检法系统、戒毒机构、心理医院等部门与心理学相关的从业人员;社会工作师,社区医院、社区心理咨询中心、婚姻介绍所或其他相关公共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同时,可为成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打好基础。此外,本专业也为心理学科及其他相关学科输送高质量的研究生生源。
与心理服务企业建立实习基地
招生咨询电话:
020-39366729、39366751
学院官方网站:
http://jyxy.gzhu.edu.cn/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
微信公众号: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师范学院)